[1] |
曹春信, 黄洪明, 汪暖, 刘玉兵, 赵永良, 刘新华. “早稻-加工型辣椒”水旱轮作栽培技术[J]. 中国稻米, 2023, 29(4): 101-103. |
[2] |
邓飞, 陆爱国, 周建霞, 王孔俭. 长江中下游稻区国审两系杂交早稻组合特性分析[J]. 中国稻米, 2023, 29(3): 80-83. |
[3] |
俞斌, 李新敏, 陈哲雯, 吴俣. 播种量与施氮量对早稻品种中组143机插栽培产量的影响[J]. 中国稻米, 2023, 29(1): 131-133. |
[4] |
徐富贤, 袁驰, 王学春, 韩冬, 廖爽, 张志勇, 陈琨, 曾世清, 孔晓谦, 曾正明, 张林, 杨波, 蒋鹏, 周兴兵. 四川盆地东南部再生稻开花期受低温冷害的风险预测[J]. 中国稻米, 2023, 29(1): 92-97. |
[5] |
肖本泽, 南波, 张方玉. 长江中下游流域水稻试验品种的耐热性鉴定[J]. 中国稻米, 2022, 28(6): 21-26. |
[6] |
汪晨, 陈江锋, 毛程燕, 潘欣. 金衢盆地“倒春寒”时空演变特征及对双季早稻的影响[J]. 中国稻米, 2022, 28(3): 70-74. |
[7] |
梁玉刚, 周政, 张利峰, 陶曙华, 荣兴枝, 刘烨, 陈伟, 汪大明, 赵正洪, 许靖波. 湖南省早稻集中育秧发展现状、存在问题及其对策[J]. 中国稻米, 2022, 28(1): 72-77. |
[8] |
刘鑫, 施俊生, 缪添惠, 俞琦英, 王仁杯, 季芝娟. 浙江省早稻区试及生产趋势分析[J]. 中国稻米, 2022, 28(1): 87-90. |
[9] |
吕伟生, 肖富良, 韩德鹏, 郑伟, 肖国滨, 李亚贞, 黄天宝, 肖小军. 石灰对红壤稻田油菜秸秆腐解、养分释放及早稻产量的短期效应[J]. 中国稻米, 2021, 27(6): 69-73. |
[10] |
王旭辉, 施通武, 徐强强, 虞鹏程, 向镜. “双季稻+西兰花”水旱轮作模式增产增效栽培技术研究[J]. 中国稻米, 2021, 27(5): 140-142. |
[11] |
徐富贤, 袁驰, 王学春, 韩冬, 廖爽, 张志勇, 陈琨, 曾世清, 谢戎, 周兴兵, 曾正明, 张林, 杨波, 蒋鹏. 四川盆地东南部杂交中稻开花期高温伤害的风险预测[J]. 中国稻米, 2021, 27(3): 83-88. |
[12] |
王晓丹,王亚梁,宋文健, 张玉屏,向镜,张义凯,祁军, 陈惠哲*. 施肥方式对机插早稻产量形成的影响
[J]. 中国稻米, 2020, 26(4): 77-80. |
[13] |
朱德峰,张玉屏. “倒春寒”造成浙江早稻大面积烂种死苗成因分析及防控和启示[J]. 中国稻米, 2020, 26(3): 10-12. |
[14] |
徐富贤1,2,周兴兵2,张林1,2,蒋鹏1,2,刘茂1,2,郭晓艺1,2,朱永川1,2, 熊洪1,2. 不同杂交中稻品种开花期耐高温性鉴定[J]. 中国稻米, 2020, 26(1): 41-45. |
[15] |
王林,揭春玉,吴尧,韩玉,吴双清*. 水稻品种抽穗扬花期耐冷性鉴定与评价方法初探[J]. 中国稻米, 2019, 25(5): 75-78. |